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作品】共同管道




又一陣子沒放文章了...
最近生活一團混亂@@
不過自己去招惹牛鬼蛇神也不能怪誰...

在放一篇工作上的作品來充數吧!
Alberto這張照片真的拍得不錯,謝謝他和實習妹妹的大力協助:)
也謝謝所有受訪者,還有PTT上匿名的AHELF:)

感謝大家的幫忙

---------

大標:都市血脈的不平之鳴

小標:共同管道


撰文/林韋萱(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鼎泰豐門口霧氣蒸騰,捷運信義線的工程人員無視地走過,冒雨過了半個馬路,鑽進工地圍欄、攀下十幾公尺深的鷹架進入工作井。天空變得很小、雨水很冰,滑落進衣服裡……

這群工作人員花了十年歲月,執行全台第一個「捷運」與「共同管道」共構工程。渾身汗水與泥漿的他們,在地底所花的一分一秒,都紮實地見證台灣一步步的成熟。

捷運是什麼,你肯定知道。但聽過「共同管道」的人,恐怕為數不多。

先進國家的血脈

共同管道指的是一條大管線,裡面容納兩種以上公共設施管線,比方電信、電力、自來水、瓦斯等等。大型的共同管道空間極大,可以容得下人員、機具在裡面活動。

共同管道早被許多先進國家視為基礎建設。十九世紀,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為了控制疫情,在建置排水系統時,便同時規劃共同管道。俄國則是為了避免戰爭破壞,將管線併入地下共同管道,同時也可防止嚴冬把水管凍破。在日本,共同管道則是地震的產物。

具備高度危機意識的日本,擁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共同管道系統。一九二三年關東大地震,造成十五萬人罹難。不出三年,東京就完成了銀座共同管道;一九七八年,宮城縣大地震,接著仙台也建置共同管道。阪神地震後,該區管線因為有共同管道的保護而損傷極小,電力管線十四天修復、電信七天、自來水也在四十二天後恢復供應,更凸顯共同管道的重要性。

共同管道不只能保護都市的維生管線,更有機會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管道下面只要加裝自來水蓄水池、瓦斯儲氣槽等等,就非常適合做為防災避難所。當大災害來臨,裡面有水有電有瓦斯,就成了可供千萬人避難用的諾亞方舟。這不是科幻小說,日本早已開始研究這類防災道路(廣場)的可行性。

日本人深深體認共同管道的效益,並積極發展它的各項相關建設。反觀同樣災害頻仍的台灣,難道也要等到重大災難發生,才開始懊悔當初沒跟進嗎?

●道路不平 人人有責

對台灣來說,共同管道最明顯的兩大好處是:不用挖馬路、以及減少人()孔蓋。光這兩點,就值得飽受「路不平」之苦的台灣人,竭誠歡迎共同管道。

台灣的馬路坑坑洞洞好比越野車道,害慘了不少機車騎士。輕則是一句髒話,重則可能是一條人命!法務部及各縣市政府統計資料顯示,民國九十四年到九十六年,總共有兩百一十一件的道路國賠案件,共計六千四百多萬元。而能領到國賠的人,僅是所有受害者中冰山一角。

「路不平」的問題可簡單分成先天與後天。先天問題指施工前後材料、天候、設計、施工品質等因素造成的問題;但是,也有不少道路剛鋪好的時候非常平順,可是由於之後不斷開挖,或是汽機車駕駛使用不當而造成破壞,這就屬於後天的因素了。

路面品質為人詬病的「瀝青混凝土」最怕的就是水,偏偏台灣多雨潮濕。只要路面上有一條小裂縫,水分就會滲透,使得路面底層的土壤強度降低。底層失去承載力,上層的瀝青就會崩解,造成路面有碗狀的坑洞。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林志棟教授進一步說明,美國從冬天進入春天的溶雪期,因為路面水份多,特別位這個時期制訂載重限制;但是,台灣的梅雨季雨量更多,卻沒有相對應的規範。還有,台灣的路面特別容易遭到水分侵害而剝落,裡論上應添加「防剝劑」增加強路,可是台灣鋪面規範中也無強制添加防剝劑。

再來是施工設計、品質的問題。過去為了省錢採最低價標,讓品質不佳或經驗不足的包商有機可乘,也許是施工中偷工減料,或是養護時間不足,或是檢驗時採作弊手法。

另外,〈台灣地區鋪面工程之現況問題探討與展望〉一文指出,台灣道路主管機關眾多,有:高速公路局、國道新建工程局、公路總局、內政部營建署、地方政府的工務局……等數十個單位。每個單位使用的設計方法和規範都不一樣,讓從業人員一頭霧水。

此外,像是省道、縣道,或是縣轄市道路的設計方法都頗古老,還在沿用一九五六、一九六九年時候的標準。這些萬年標準,還是直接抄美國的規範,並沒有仔細評估台灣的路基土壤強度、交通量等條件來量身訂做台灣的道路。

「規範一定不能抄!」林志棟教授說:「要考慮本土的天文、地文、人文、水文等條件。」像美國重車比台灣少,對路面破壞較小,直接超美國規範,並不能符合台灣道路的需求。學術界已經意識到這點,但政府及工程界卻沒有採用較符合本土的鋪面規範。

有了它,五十年不挖馬路

但是,除了上述先天因素,很多路面是後天遭破壞的。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工管處處長徐景文,提出「使用不當」的問題。他解釋,「路」是有分等級的。國道、省道、縣道、鄉鎮道路設計規範都不一樣,比方說深山中的風景區可能僅鋪設產業道路,但有些遊覽車硬開進去。這些重車在爬坡的時候,扭力極大,很容易就把路面的粒料「刨」下來。接著,只要一有破洞孔隙,水就滲進入破壞路面了。

另一個後天造成路不平的因素,就是馬路開挖。十月初,交通部公路總局公布數據,從去年到今年六月底為止,五百四十六天內,全台挖路總長達五百八十七公里,相當於挖了一點二六條的台一線、兩百一十二個足球場的面積。

馬路挖挖補補對台灣人來說是家常便飯,三不五時就得忍受塞車、噪音和塵土飛揚的無奈如果電信、電力、瓦斯、自來水、汙水、光纖網路等常見的管線主管機關沒有協調好,就很有可能今天A公司來挖完,明天換B公司來挖。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共同管道科科長陳世杰也嘀咕,在他景美住家附近,幾天前台電來挖馬路,挖補完沒多久,自來水公司也跑來挖。理由是台電把水管挖破,所以必須重新再挖補一次。

關於這點,台中市有因應方法。台中市政府建設局主任祕書顏煥義表示,台中市採用「統一挖補」,協調各管線單位一起施工,並由政府單位整合所有發包採購流程。如此一來可以提高路面品質、減少交通衝擊。只是,統一由政府發包,會讓管線單位的維修成本提高,並非所有單位都願意顧及社會利益而「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台灣有不開挖的馬路嗎?有的,就是台北市的市民大道。

台北市市民大道是全台灣第一個施作共同管道的道路。完工至今十三年,沒有發過一張挖路證。台北市工務局共同管道科科長陳世杰表示,施作共同管道的道路,禁挖五十年。管線單位如果需要維修,直接從維修出入口走進去就好了,輕鬆方便,不需要再圍堵馬路動工,忍受汽車廢氣與民眾咒罵。

減少()孔蓋的終極方案

道路不平的原因,除了挖路太氾濫。人()孔蓋數量龐大,也是造成路面凹凸不平的主因。

根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調查,全台灣有兩百八十八萬個人()孔蓋,平均每公里有六十九個,開車平均每分鐘行經四十到五十個,不到十五公尺就有一個。台灣為什麼這麼多人()孔蓋?因為所有管線都散布在路面下。原本這些人()孔蓋並不在馬路中央,但是因為都市更新,道路拓寬時沒有重埋管線,所以人()孔蓋就出現在慢車道上。

()孔蓋的存在對四輪的汽車尚且不舒服,對機車和自行車來說更是危險。徐景文分析,因為兩輪車車胎寬度小,又要把胎壓打飽,行經小坑洞都會感覺到震動,何況是又是有接縫又有弧度的人()孔蓋。

但有沒有辦法留住管線,但盡可能減少人()孔蓋呢?有。

現階段方法,就是把不常用的人()孔蓋埋在馬路下。依照行政院工程會統計,自來水孔蓋有三十九萬個,台電有八十三萬個,中華電信孔蓋有一百五十三萬個。協調各單位後,人()孔應可減少四十五萬六千個。

曾因為推動路平專案被計程車司機吐口水的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已往台北市的地下管道密度全國居冠,人孔蓋的密度也高居第一。而路平專案的目標,除了比照高速公路的施工標準鋪設路面,也預計將三之一的人()孔蓋埋在地下,其後再重新鋪路,鋪好的路段公告禁挖三年。

然而,把而人()孔蓋埋起來,只是治標方法。治本的方法就是共同管道了。只要能合併兩條管線,就能減少一半人()孔蓋。合併四條管線,就剩四分之一的人()孔蓋。

營建署共同管道科前科長彭保華,雖然已經退休,仍十分熱血地推動共同管道。他認為應以「共同管道精神」來推動共同管道,不見得要把所有的管線都納入,搞個浩大工程才算共同管道。

「寬頻管道一公里只要花新台幣五百萬元,就可併入有線電視、電信纜線,光纖管線等,這也算是一種共同管道!不一定非要做上億元的超大型斷面的工程才算數,」他說。管線能併盡量併,如此就能確實減少人()孔蓋,而非眼不見為淨地掩埋人()孔蓋,真正還給人民平穩、安全、舒適的路面。

令人卻步的初期成本

但是,先別太high!共同管道的施作有嚴格的條件。

共同管道初期建置成本極為高昂。以捷運信義線的共同管道來說,就算與捷運共構,大大減少了開挖、回填的成本,施作一公尺的共同管道仍然要價新台幣七十二萬元。整條信義線做下來,就要約五十二億元。

此外,共同管道的建置也頗耗時。捷運局副局長傅式治表示,原本捷運信義線大約五年可以完工。但是為了共同管道,工時需要拉長到九年。傅式治也承認:「與共同管道共構,比原先捷運施工流程複雜且困難很多。」但若是為了全民著想,捷運、共同管道共構,可以節省兩、三年的重複開挖、回填時間,也大大減少對環境、交通的衝擊。捷運主體本身妥協一點,卻能造福大眾。

初期成本五十二億元,貴嗎?其實不。

彭保華說,當初規畫捷運與共同管道共構案,找了日本工程顧問公司評估:捷運若使用七十五年,整個社會將獲得兩千三百三十七億元的效益(包括堵車、肇事等社會成本之降低、道路及管線維修成本之減少)。效益成本的比例高達四十幾倍。

但是,「誰分攤?誰受益?」是最大問題。目前共管基金的分配方式是:政府負擔三分之一,參加的管線單位分攤其他三分之二。很多管線單位抱持著本位主義,不願意參加共同管道。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鴻源指出管線單位的猶豫:「管線主管機關會覺得,又不是我被抱怨路不平,為什麼要我出錢來造福大眾?」。

適切評估共同管道路網

另一個問題是,許多開發完畢的地區,不可能為了共同管道又重複開挖。平心而論,台灣很多地方已經喪失做共同管道的機會了。

二十多年前就曾赴日考察共同管道的李鴻源,認為共同管道理念很好,而且早該做了。但是,因為台灣都市開發得差不多了,實在沒必要為了做共同管道開挖馬路。以台灣現今條件來說,共同管道有如「天邊的彩虹」,施行上困難重重。

目前共同管道都是配合捷運或其他重大工程,像是高鐵或新市鎮開發等一併施工。與捷運共構是最經濟也最實際的方式。捷運一定做在熱鬧的地方,只要這些熱鬧的地方不挖馬路,共管的效益就很划算了。

針對共同管道選址,台灣已有詳細的法規。〈共同管道法〉第十一條:「新市鎮開發、新社區開發、農村社區更新重劃、辦理區段徵收、市地重劃、都市更新地區、大眾捷運系統、鐵路地下化及其他重大工程應優先施作共同管道……

什麼!「農村社區」也要做共同管道嗎?

當初立法時,有些立委抱著「共同管道太棒了!所有地方都要做」的心態,把其實不太需要共同管道的農村規劃進來。其實,交通量少的農村,並不需要花大錢做共同管道。但卻因為法規中多了這一項,中央主管機關──營建署反而不便強制所有上述地區都推動共同管道。而在法規中加上了「優先施作」,如此一來,又給了共同管道的推行很多可規避的模糊地帶。

萬事皆備,只欠東風

台北市新建工程處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台北已經完成六條共同管道。包括基隆河截彎取直共同管道、市民大道共同管道、南港經貿園區共同管道、洲美共同管道等等。另外還有多條路線正在施工、設計中。

台灣民眾還對此懵懵懂懂,渾然不知這是令中國人民欣羨的一項成就。十多年前,中國上海同濟大學和浦東開發局的院長教授,參觀了施工中的市民大道共同管道。回到中國後,馬上選定浦東張揚路風風火火開始動工。在缺乏法令、協調機制的情況下,就這樣硬著頭皮土法煉鋼。六千人、花兩年,完成了七公里的共同管道,並驕傲地稱之為「天下第一溝」。

沒有法源、沒有技術的中國尚能如此有效率地推動。反觀台灣,縱使有全世界唯二的共同管道法(另一個是日本的〈共同溝法〉),有詳細的施行細則、有共同管道基金來源。現在不做,更待何時?如今「萬事皆備,只欠東風」。而這東風就是主政者的魄力!

當初黃大洲、陳水扁、趙少康,三人競選台北市長時,人人政見都提到興建共同管道。然而,一上任,主政者就開始遲疑了。有選舉壓力的人,最怕就是挖馬路帶來的民怨。外加共同管道做在地底下,不像發年金、搞展覽顯而易見。這個吃力不討好的政策,想取巧的政客是萬萬不會優先考慮的。

不過,擔任三十四年公務員的彭保華回憶,與他交手過的執政者也不乏有魄力的人。像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就曾說過:「誰反對共同管道誰下台」。陳水扁任台北市長時,也強力要求台電配合施作,否則台北市不准台電挖馬路。

另一個很有魄力的是前嘉義市長張博雅。張博雅的母親許世賢擔任嘉義市長期間,就有施作共同管道的政績,讓嘉義市可以少開挖馬路,因此張博雅表示要效法母親施作共同管道。堂堂一個市長,開會的時候還搬出「我媽媽」,令彭保華印象深刻。

共同管道,這條企盼已久的都市血脈,保護著都市的生命線,也挑戰著既有體制與主政者的腦袋;它是一個有效率的政府、有4D(four Dimensional space:立體空間與時間維度)思維的領袖才運轉得了的政策。

每次道路的挖補,每回若又有人因路不平而傷亡、每逢高壓電纜地下化的爭議……共同管道便提醒著台灣執政者要有遠見,不要讓人民再承受「早知道」的懊悔。也提醒台灣人,不要僅學先進國家的皮毛,而忽略了深層的內涵。

一條遲來的管道,看盡台灣公共工程推動的層層阻礙,見證各界的本位主義,冷眼觀望當政者的無奈無能,卻也肯定了不少熱血專家與政治家永不嫌晚的遠見。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花的詩

六月就要到經典上班了。趁這之前把一些作品丟上來,不然這裡還不知道要乾涸多久。

之前天下出了一本「花現台灣」。裡面寫了一百零八種常見野花,每種花要寫個小小的、像新詩一樣的前言,要包含著植物的特性,又不能像圖鑑。於是,我就被叫去幫忙寫了其中的幾種……

那時候我剛寫完軟性電子,稿子才交給編輯都還沒定稿,就開始弄這些花的詩。後來還走火入魔夢到用花瓣做成的軟性顯示器。自從寫實驗傳奇後,這種情況還滿常發作的,比方說把MRT(捷運)看成MRI(核磁共振),或是看到晚上閃著綠光的美麗華摩天輪,就會想到綠色螢光蛋白….

因為很久沒寫blog了,所以就把這些小小的詩(?)拿來跟大家分享當初創作的里程。很多都是我自己心境的投射,比方說等待的苦、對其他國家的嚮往、幹譙男人等等。把花擬人化,我想對於認識和記憶植物的特點會有點幫助吧!

文字部分我應該是有著作人格權可以放在blog上,不過圖片就要請大家自己找了。


王者的驕傲 金花石蒜

盤踞海角的龍的爪,

花與葉王不見王的驕傲。

孤昂地攀著峭壁、迎向天空。

不用誰給我溫暖,

我,就是太陽。

註:囉嗦一下!五專的時候參加自然生態保育社,當時學長姐帶我們到鼻頭角認植物,其中就有金花石蒜。當時還滿喜歡裡面的學長的:P所以對這花特別印象深刻。因為金花石蒜又叫龍爪花,又因為花、葉在不同時期生長,所以我就把這些特性寫在裡面。

------


流浪者之歌 棋盤腳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曾是裝著生命的小小包袱,

飄洋過海,尋找落腳的地方。

然後,我又開了一樹的花,

黑夜苦短,值得我們拚命燦爛,

等到繁華落盡,

再開啟下一輪註定的流浪。

註:棋盤腳的果實會隨著水漂流散播,而且花朵只在入夜後開,天亮就凋謝。

-----


奉獻 黃槿

還能為你做什麼?

燃燒的柴火 是枝條的成年禮

鞦韆刻劃著 對痀僂軀幹的信任

女孩的指甲 是紫紅花心的歸宿。

請更依賴我吧!

這是對我的成全。

註:黃槿是種被徹底利用的植物。我寫這個的時候,有種很想哭的感覺。雖然我寫實驗傳奇也常常很想哭,但那是不一樣的:P

-----


海檬果

親愛的

別怪我狠毒

只怪你自己偷吃

:犀利人妻觀後感J 海檬果的果實很大顆,可是吃了會死喔~

-----


稜線上的公主 黑斑龍膽


我擁有整片天空

我管轄整座山峰

啞口的風是我招來的

雨水也為一親我容顏而降下

雖然可惡的陽光

在臉上晒出了雀斑

但仍無損我令人臣服的耀眼

註:這篇出版後沒放。我是想把黑斑龍膽擬人化成一個孤單要驕傲的公主病患者:P 是不是有點我的影子在裡面啊?

------


少女的祈禱 欖李

仰望天空的白衣少女

如六月細雪細碎低喃

祈禱 彈塗魚與招潮蟹 生活無虞

祈禱 雁鴨與琵鷺 旅途平安

祈禱 氤氳的水氣 帶著祝福一起上升

再降回滋養眾生的家園

註:欖李是紅樹林的植物。寫他的時候,我已經文思枯竭,看什麼都沒感覺了。後來因為應欽的文字寫說,欖李的花都是朝天上開,像是在跟老天爺說話一樣。我才想到少女的祈禱這個形象。

-------

美人心聲 豔紅鹿子百合


外表,

是不能承受之重。

別帶我走!

因為,攫住你目光的

不是我的美,

而是承載著我的綠地與藍天。

註:這麼美又瀕臨絕種的花,我沒想到我竟然很無感….就只好從他瀕臨絕種的原因下手了

------

忠誠的原因 水芫花

沒人告訴我,

為何堅守在臨海的第一線。

風夾著鹽與沙刮著我的臉,

根與石交纏出身不由己的忠誠。

任憑海水澆打吧!

反正我是那兒也不去了。


註:很多號稱愛故鄉所以不願意到外地念書發展的人,其實都像是水芫花一樣。不是選擇不走,而是跟周遭的人事糾纏的太緊密,走不了了。這種身不由己的忠誠,不值得拿來說嘴,更不應該拿來批判那些放得下、走得開的人。

歐巴桑的熱情 石板菜

不請自來的歐巴桑

見縫插針的小嘴兒

嘰嘰喳喳 嘰嘰喳喳

漫了一地

菜市場般高分貝的金黃

註:這篇的文字好像書裡也沒出版。我猜編輯不喜歡可愛風

----


情竇初開 尖舌草

終於,盼到了的這天。

我輕吐舌尖,

想一嚐人世情愛的甜美。

而那半闔半開的,

是我

易碎怕疼的琉璃般的心。

:又是一個無感的花。如果從花名下手,就代表我真的沒靈感了

-------

講古 昆欄樹

霧裡雲葉,

訴說著千萬年奇蹟身世。

前世的軀幹化做今日的容顏,

肉身包裹著不願風化的記憶。

驀然回首,

還以為,

一切都已淡然。

:昆欄樹又叫「雲葉」,有名的地方在他雖然長得像闊葉樹,但身體裡面還是有針葉樹的管胞,所以才說有「前世的軀幹和今日的容顏」。是不是有很多這樣外表不老但內心很滄桑的老人呢?

-------


最後一搏 夏枯草

如果命運

要我錯過最繽紛的季節,

那就容我

奮力築起遍地藍紫的寶塔,

鎮鎖住

你即將飄走的目光。


註:我要抗議一下,寫這樣形式的文字,其實需要好幾天的醞釀。寫這篇的時候,我正在往天母騎機車看中醫的路上,一路腦袋都在轉。突然想到了幾個字,緊急剎車停在大度路上把點子寫下來。結果,這樣日思夜想,竟然是一個字兩塊的代價@@

----

夢想家 東方肉穗野牡丹

人們遠道而來山裡看我,

我卻想出走。

東方的靈魂轉動西方的風車,

吹擾著想遠颺的心。

也許,

我終究不是冒險家,

但我的名字阻止不了我編織遠方的夢。

:又是一個沒靈感,只好從名稱出發的植物。很想離家出走的植物跟我一樣….

------

半邊信物 草海桐

從前

我提起花邊裙襬

繞著你迴旋輕舞。

你離開後,

我執著半邊信物,

數著潮起潮落,

等你下一次出現。

:這也是海濱植物,花只有半邊花瓣。看文字就知道我有多痛恨遠距……

----

五梨跤

私心求你不要長大

老天

請原諒我

這雙捨不得放開孩子的媽媽的手

:這是種胎生的植物。幼苗會掛在樹上,直到母樹撐不住才掉在土裡。我有點擔心,這些文字我不解釋,大家會知道那個前言在寫什麼鬼嗎?

------

文殊蘭

雨啊,請不要停

好讓我倆共躲破傘下的美夢

可以永遠不醒


高山藤繡球

別只在我身邊飛舞。

我拋下的繡球,

你敢不敢接?

:應該很多女人都想跟男人講這樣的話吧!

-----

印度鞭藤

省去了蠱惑的咒語

用不著勾人的笛聲

卻令我甘心隨你起舞

你是第一流的弄蛇人

----

狹瓣八仙花

裝闊,才能招蜂引蝶

在人與植物的世界

都是不變的真理

: 為了吸引蝴蝶的假花瓣。植物也是很奸詐的。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歧視

最近去面試一間雜誌社,結果沒上。
原因一籮筐,不過不是重點。
反正這就跟找老公一樣,愛上了管他劈腿長菜花都愛,
不愛的話,什麼太體貼太上進都變成障礙了:p

一位我很感恩的貴人,今天告訴我,
我號稱有近十年的媒體經驗是灌水,
因為實際上全職工作的時間大概只有一半。
如此一來,我就從「資深」落的不資深了。

(P.S.如果前輩看到的話,我還是很感謝你的幫忙。
純粹就找工作經驗抒發感想。)

我想了想,如果全職工作才算經驗,
那李安沒經驗、張愛玲也沒經驗、怪醫黑傑克也沒經驗...
經驗是看有沒有勞保給付,還是看有沒有門禁卡?
全職又比特約多了哪些與實力有關的經驗呢?
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經驗?
還是偷辦公室影印紙回家的經驗?
這些是公司在乎的經驗嗎?
如果不是,那是否全職又如何?

我確實不了解,
為什麼我作品都放在眼前給大家看了,
還要在乎學歷、資歷。
為什麼不直接看我的作品來評斷我?
對於一個生了八個小孩的女人,難道還要嫌她屁股小不會生嗎?

所謂的歧視,wiki說:
是針對特定族群的成員,僅僅由於其身份或歸類,而非個人品質,給予不同的對待。

我是從一個很重視成績的家族中長大的小孩,
我老媽說我舅舅罵過她:小孩又不笨,怎麼會教到跑去念五專。
我的表哥表姊是哈佛普林斯頓的
而我在最冷門五專的最冷門的森林科。

接下來的路你們也知道了。
本來我爸媽叫我弟弟妹妹不要學我,
直到我上了政大,
我阿姨突然叫我表弟表妹要好好學我了@@

我有變嗎?沒有!
不論是五專還是常春藤,我還是我。
大家的差別待遇沒有讓我爽到,
反而證實了這個社會有多令人失望。

不是要批鬥我家人,而是我突然意識到,
這樣的無聊階級和愚蠢比較無所不在,
在家裡是,出社會也是,
在台灣是,在美國也是,
我已經不知道要躲到哪了。

白人歧視黑人 鄉民歧視洋人
全職歧視特約 特約再來嘲笑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
文科罵理科宅 理科罵文科打嘴砲
碩士瞧不起學士 公立瞧不起私立
三十歲的取笑四十歲 二十歲的再來嫌三十歲

什麼都要貼標籤,什麼都要分階級。
大家從這樣歧視成一團的遊戲中,到底得到什麼滿足呢?
拉遠一點看,不過就是螞蟻和跳蚤在比身高而已。
又有幾個人能對歷史有巨大變革?

如果有意識到這種比較有多愚蠢的話,請停止吧!
我們都有這種不舒服的經歷,不要再把這樣的痛苦加在別人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