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作品】共同管道




又一陣子沒放文章了...
最近生活一團混亂@@
不過自己去招惹牛鬼蛇神也不能怪誰...

在放一篇工作上的作品來充數吧!
Alberto這張照片真的拍得不錯,謝謝他和實習妹妹的大力協助:)
也謝謝所有受訪者,還有PTT上匿名的AHELF:)

感謝大家的幫忙

---------

大標:都市血脈的不平之鳴

小標:共同管道


撰文/林韋萱(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鼎泰豐門口霧氣蒸騰,捷運信義線的工程人員無視地走過,冒雨過了半個馬路,鑽進工地圍欄、攀下十幾公尺深的鷹架進入工作井。天空變得很小、雨水很冰,滑落進衣服裡……

這群工作人員花了十年歲月,執行全台第一個「捷運」與「共同管道」共構工程。渾身汗水與泥漿的他們,在地底所花的一分一秒,都紮實地見證台灣一步步的成熟。

捷運是什麼,你肯定知道。但聽過「共同管道」的人,恐怕為數不多。

先進國家的血脈

共同管道指的是一條大管線,裡面容納兩種以上公共設施管線,比方電信、電力、自來水、瓦斯等等。大型的共同管道空間極大,可以容得下人員、機具在裡面活動。

共同管道早被許多先進國家視為基礎建設。十九世紀,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為了控制疫情,在建置排水系統時,便同時規劃共同管道。俄國則是為了避免戰爭破壞,將管線併入地下共同管道,同時也可防止嚴冬把水管凍破。在日本,共同管道則是地震的產物。

具備高度危機意識的日本,擁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共同管道系統。一九二三年關東大地震,造成十五萬人罹難。不出三年,東京就完成了銀座共同管道;一九七八年,宮城縣大地震,接著仙台也建置共同管道。阪神地震後,該區管線因為有共同管道的保護而損傷極小,電力管線十四天修復、電信七天、自來水也在四十二天後恢復供應,更凸顯共同管道的重要性。

共同管道不只能保護都市的維生管線,更有機會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管道下面只要加裝自來水蓄水池、瓦斯儲氣槽等等,就非常適合做為防災避難所。當大災害來臨,裡面有水有電有瓦斯,就成了可供千萬人避難用的諾亞方舟。這不是科幻小說,日本早已開始研究這類防災道路(廣場)的可行性。

日本人深深體認共同管道的效益,並積極發展它的各項相關建設。反觀同樣災害頻仍的台灣,難道也要等到重大災難發生,才開始懊悔當初沒跟進嗎?

●道路不平 人人有責

對台灣來說,共同管道最明顯的兩大好處是:不用挖馬路、以及減少人()孔蓋。光這兩點,就值得飽受「路不平」之苦的台灣人,竭誠歡迎共同管道。

台灣的馬路坑坑洞洞好比越野車道,害慘了不少機車騎士。輕則是一句髒話,重則可能是一條人命!法務部及各縣市政府統計資料顯示,民國九十四年到九十六年,總共有兩百一十一件的道路國賠案件,共計六千四百多萬元。而能領到國賠的人,僅是所有受害者中冰山一角。

「路不平」的問題可簡單分成先天與後天。先天問題指施工前後材料、天候、設計、施工品質等因素造成的問題;但是,也有不少道路剛鋪好的時候非常平順,可是由於之後不斷開挖,或是汽機車駕駛使用不當而造成破壞,這就屬於後天的因素了。

路面品質為人詬病的「瀝青混凝土」最怕的就是水,偏偏台灣多雨潮濕。只要路面上有一條小裂縫,水分就會滲透,使得路面底層的土壤強度降低。底層失去承載力,上層的瀝青就會崩解,造成路面有碗狀的坑洞。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林志棟教授進一步說明,美國從冬天進入春天的溶雪期,因為路面水份多,特別位這個時期制訂載重限制;但是,台灣的梅雨季雨量更多,卻沒有相對應的規範。還有,台灣的路面特別容易遭到水分侵害而剝落,裡論上應添加「防剝劑」增加強路,可是台灣鋪面規範中也無強制添加防剝劑。

再來是施工設計、品質的問題。過去為了省錢採最低價標,讓品質不佳或經驗不足的包商有機可乘,也許是施工中偷工減料,或是養護時間不足,或是檢驗時採作弊手法。

另外,〈台灣地區鋪面工程之現況問題探討與展望〉一文指出,台灣道路主管機關眾多,有:高速公路局、國道新建工程局、公路總局、內政部營建署、地方政府的工務局……等數十個單位。每個單位使用的設計方法和規範都不一樣,讓從業人員一頭霧水。

此外,像是省道、縣道,或是縣轄市道路的設計方法都頗古老,還在沿用一九五六、一九六九年時候的標準。這些萬年標準,還是直接抄美國的規範,並沒有仔細評估台灣的路基土壤強度、交通量等條件來量身訂做台灣的道路。

「規範一定不能抄!」林志棟教授說:「要考慮本土的天文、地文、人文、水文等條件。」像美國重車比台灣少,對路面破壞較小,直接超美國規範,並不能符合台灣道路的需求。學術界已經意識到這點,但政府及工程界卻沒有採用較符合本土的鋪面規範。

有了它,五十年不挖馬路

但是,除了上述先天因素,很多路面是後天遭破壞的。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工管處處長徐景文,提出「使用不當」的問題。他解釋,「路」是有分等級的。國道、省道、縣道、鄉鎮道路設計規範都不一樣,比方說深山中的風景區可能僅鋪設產業道路,但有些遊覽車硬開進去。這些重車在爬坡的時候,扭力極大,很容易就把路面的粒料「刨」下來。接著,只要一有破洞孔隙,水就滲進入破壞路面了。

另一個後天造成路不平的因素,就是馬路開挖。十月初,交通部公路總局公布數據,從去年到今年六月底為止,五百四十六天內,全台挖路總長達五百八十七公里,相當於挖了一點二六條的台一線、兩百一十二個足球場的面積。

馬路挖挖補補對台灣人來說是家常便飯,三不五時就得忍受塞車、噪音和塵土飛揚的無奈如果電信、電力、瓦斯、自來水、汙水、光纖網路等常見的管線主管機關沒有協調好,就很有可能今天A公司來挖完,明天換B公司來挖。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共同管道科科長陳世杰也嘀咕,在他景美住家附近,幾天前台電來挖馬路,挖補完沒多久,自來水公司也跑來挖。理由是台電把水管挖破,所以必須重新再挖補一次。

關於這點,台中市有因應方法。台中市政府建設局主任祕書顏煥義表示,台中市採用「統一挖補」,協調各管線單位一起施工,並由政府單位整合所有發包採購流程。如此一來可以提高路面品質、減少交通衝擊。只是,統一由政府發包,會讓管線單位的維修成本提高,並非所有單位都願意顧及社會利益而「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台灣有不開挖的馬路嗎?有的,就是台北市的市民大道。

台北市市民大道是全台灣第一個施作共同管道的道路。完工至今十三年,沒有發過一張挖路證。台北市工務局共同管道科科長陳世杰表示,施作共同管道的道路,禁挖五十年。管線單位如果需要維修,直接從維修出入口走進去就好了,輕鬆方便,不需要再圍堵馬路動工,忍受汽車廢氣與民眾咒罵。

減少()孔蓋的終極方案

道路不平的原因,除了挖路太氾濫。人()孔蓋數量龐大,也是造成路面凹凸不平的主因。

根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調查,全台灣有兩百八十八萬個人()孔蓋,平均每公里有六十九個,開車平均每分鐘行經四十到五十個,不到十五公尺就有一個。台灣為什麼這麼多人()孔蓋?因為所有管線都散布在路面下。原本這些人()孔蓋並不在馬路中央,但是因為都市更新,道路拓寬時沒有重埋管線,所以人()孔蓋就出現在慢車道上。

()孔蓋的存在對四輪的汽車尚且不舒服,對機車和自行車來說更是危險。徐景文分析,因為兩輪車車胎寬度小,又要把胎壓打飽,行經小坑洞都會感覺到震動,何況是又是有接縫又有弧度的人()孔蓋。

但有沒有辦法留住管線,但盡可能減少人()孔蓋呢?有。

現階段方法,就是把不常用的人()孔蓋埋在馬路下。依照行政院工程會統計,自來水孔蓋有三十九萬個,台電有八十三萬個,中華電信孔蓋有一百五十三萬個。協調各單位後,人()孔應可減少四十五萬六千個。

曾因為推動路平專案被計程車司機吐口水的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已往台北市的地下管道密度全國居冠,人孔蓋的密度也高居第一。而路平專案的目標,除了比照高速公路的施工標準鋪設路面,也預計將三之一的人()孔蓋埋在地下,其後再重新鋪路,鋪好的路段公告禁挖三年。

然而,把而人()孔蓋埋起來,只是治標方法。治本的方法就是共同管道了。只要能合併兩條管線,就能減少一半人()孔蓋。合併四條管線,就剩四分之一的人()孔蓋。

營建署共同管道科前科長彭保華,雖然已經退休,仍十分熱血地推動共同管道。他認為應以「共同管道精神」來推動共同管道,不見得要把所有的管線都納入,搞個浩大工程才算共同管道。

「寬頻管道一公里只要花新台幣五百萬元,就可併入有線電視、電信纜線,光纖管線等,這也算是一種共同管道!不一定非要做上億元的超大型斷面的工程才算數,」他說。管線能併盡量併,如此就能確實減少人()孔蓋,而非眼不見為淨地掩埋人()孔蓋,真正還給人民平穩、安全、舒適的路面。

令人卻步的初期成本

但是,先別太high!共同管道的施作有嚴格的條件。

共同管道初期建置成本極為高昂。以捷運信義線的共同管道來說,就算與捷運共構,大大減少了開挖、回填的成本,施作一公尺的共同管道仍然要價新台幣七十二萬元。整條信義線做下來,就要約五十二億元。

此外,共同管道的建置也頗耗時。捷運局副局長傅式治表示,原本捷運信義線大約五年可以完工。但是為了共同管道,工時需要拉長到九年。傅式治也承認:「與共同管道共構,比原先捷運施工流程複雜且困難很多。」但若是為了全民著想,捷運、共同管道共構,可以節省兩、三年的重複開挖、回填時間,也大大減少對環境、交通的衝擊。捷運主體本身妥協一點,卻能造福大眾。

初期成本五十二億元,貴嗎?其實不。

彭保華說,當初規畫捷運與共同管道共構案,找了日本工程顧問公司評估:捷運若使用七十五年,整個社會將獲得兩千三百三十七億元的效益(包括堵車、肇事等社會成本之降低、道路及管線維修成本之減少)。效益成本的比例高達四十幾倍。

但是,「誰分攤?誰受益?」是最大問題。目前共管基金的分配方式是:政府負擔三分之一,參加的管線單位分攤其他三分之二。很多管線單位抱持著本位主義,不願意參加共同管道。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鴻源指出管線單位的猶豫:「管線主管機關會覺得,又不是我被抱怨路不平,為什麼要我出錢來造福大眾?」。

適切評估共同管道路網

另一個問題是,許多開發完畢的地區,不可能為了共同管道又重複開挖。平心而論,台灣很多地方已經喪失做共同管道的機會了。

二十多年前就曾赴日考察共同管道的李鴻源,認為共同管道理念很好,而且早該做了。但是,因為台灣都市開發得差不多了,實在沒必要為了做共同管道開挖馬路。以台灣現今條件來說,共同管道有如「天邊的彩虹」,施行上困難重重。

目前共同管道都是配合捷運或其他重大工程,像是高鐵或新市鎮開發等一併施工。與捷運共構是最經濟也最實際的方式。捷運一定做在熱鬧的地方,只要這些熱鬧的地方不挖馬路,共管的效益就很划算了。

針對共同管道選址,台灣已有詳細的法規。〈共同管道法〉第十一條:「新市鎮開發、新社區開發、農村社區更新重劃、辦理區段徵收、市地重劃、都市更新地區、大眾捷運系統、鐵路地下化及其他重大工程應優先施作共同管道……

什麼!「農村社區」也要做共同管道嗎?

當初立法時,有些立委抱著「共同管道太棒了!所有地方都要做」的心態,把其實不太需要共同管道的農村規劃進來。其實,交通量少的農村,並不需要花大錢做共同管道。但卻因為法規中多了這一項,中央主管機關──營建署反而不便強制所有上述地區都推動共同管道。而在法規中加上了「優先施作」,如此一來,又給了共同管道的推行很多可規避的模糊地帶。

萬事皆備,只欠東風

台北市新建工程處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台北已經完成六條共同管道。包括基隆河截彎取直共同管道、市民大道共同管道、南港經貿園區共同管道、洲美共同管道等等。另外還有多條路線正在施工、設計中。

台灣民眾還對此懵懵懂懂,渾然不知這是令中國人民欣羨的一項成就。十多年前,中國上海同濟大學和浦東開發局的院長教授,參觀了施工中的市民大道共同管道。回到中國後,馬上選定浦東張揚路風風火火開始動工。在缺乏法令、協調機制的情況下,就這樣硬著頭皮土法煉鋼。六千人、花兩年,完成了七公里的共同管道,並驕傲地稱之為「天下第一溝」。

沒有法源、沒有技術的中國尚能如此有效率地推動。反觀台灣,縱使有全世界唯二的共同管道法(另一個是日本的〈共同溝法〉),有詳細的施行細則、有共同管道基金來源。現在不做,更待何時?如今「萬事皆備,只欠東風」。而這東風就是主政者的魄力!

當初黃大洲、陳水扁、趙少康,三人競選台北市長時,人人政見都提到興建共同管道。然而,一上任,主政者就開始遲疑了。有選舉壓力的人,最怕就是挖馬路帶來的民怨。外加共同管道做在地底下,不像發年金、搞展覽顯而易見。這個吃力不討好的政策,想取巧的政客是萬萬不會優先考慮的。

不過,擔任三十四年公務員的彭保華回憶,與他交手過的執政者也不乏有魄力的人。像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就曾說過:「誰反對共同管道誰下台」。陳水扁任台北市長時,也強力要求台電配合施作,否則台北市不准台電挖馬路。

另一個很有魄力的是前嘉義市長張博雅。張博雅的母親許世賢擔任嘉義市長期間,就有施作共同管道的政績,讓嘉義市可以少開挖馬路,因此張博雅表示要效法母親施作共同管道。堂堂一個市長,開會的時候還搬出「我媽媽」,令彭保華印象深刻。

共同管道,這條企盼已久的都市血脈,保護著都市的生命線,也挑戰著既有體制與主政者的腦袋;它是一個有效率的政府、有4D(four Dimensional space:立體空間與時間維度)思維的領袖才運轉得了的政策。

每次道路的挖補,每回若又有人因路不平而傷亡、每逢高壓電纜地下化的爭議……共同管道便提醒著台灣執政者要有遠見,不要讓人民再承受「早知道」的懊悔。也提醒台灣人,不要僅學先進國家的皮毛,而忽略了深層的內涵。

一條遲來的管道,看盡台灣公共工程推動的層層阻礙,見證各界的本位主義,冷眼觀望當政者的無奈無能,卻也肯定了不少熱血專家與政治家永不嫌晚的遠見。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花的詩

六月就要到經典上班了。趁這之前把一些作品丟上來,不然這裡還不知道要乾涸多久。

之前天下出了一本「花現台灣」。裡面寫了一百零八種常見野花,每種花要寫個小小的、像新詩一樣的前言,要包含著植物的特性,又不能像圖鑑。於是,我就被叫去幫忙寫了其中的幾種……

那時候我剛寫完軟性電子,稿子才交給編輯都還沒定稿,就開始弄這些花的詩。後來還走火入魔夢到用花瓣做成的軟性顯示器。自從寫實驗傳奇後,這種情況還滿常發作的,比方說把MRT(捷運)看成MRI(核磁共振),或是看到晚上閃著綠光的美麗華摩天輪,就會想到綠色螢光蛋白….

因為很久沒寫blog了,所以就把這些小小的詩(?)拿來跟大家分享當初創作的里程。很多都是我自己心境的投射,比方說等待的苦、對其他國家的嚮往、幹譙男人等等。把花擬人化,我想對於認識和記憶植物的特點會有點幫助吧!

文字部分我應該是有著作人格權可以放在blog上,不過圖片就要請大家自己找了。


王者的驕傲 金花石蒜

盤踞海角的龍的爪,

花與葉王不見王的驕傲。

孤昂地攀著峭壁、迎向天空。

不用誰給我溫暖,

我,就是太陽。

註:囉嗦一下!五專的時候參加自然生態保育社,當時學長姐帶我們到鼻頭角認植物,其中就有金花石蒜。當時還滿喜歡裡面的學長的:P所以對這花特別印象深刻。因為金花石蒜又叫龍爪花,又因為花、葉在不同時期生長,所以我就把這些特性寫在裡面。

------


流浪者之歌 棋盤腳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曾是裝著生命的小小包袱,

飄洋過海,尋找落腳的地方。

然後,我又開了一樹的花,

黑夜苦短,值得我們拚命燦爛,

等到繁華落盡,

再開啟下一輪註定的流浪。

註:棋盤腳的果實會隨著水漂流散播,而且花朵只在入夜後開,天亮就凋謝。

-----


奉獻 黃槿

還能為你做什麼?

燃燒的柴火 是枝條的成年禮

鞦韆刻劃著 對痀僂軀幹的信任

女孩的指甲 是紫紅花心的歸宿。

請更依賴我吧!

這是對我的成全。

註:黃槿是種被徹底利用的植物。我寫這個的時候,有種很想哭的感覺。雖然我寫實驗傳奇也常常很想哭,但那是不一樣的:P

-----


海檬果

親愛的

別怪我狠毒

只怪你自己偷吃

:犀利人妻觀後感J 海檬果的果實很大顆,可是吃了會死喔~

-----


稜線上的公主 黑斑龍膽


我擁有整片天空

我管轄整座山峰

啞口的風是我招來的

雨水也為一親我容顏而降下

雖然可惡的陽光

在臉上晒出了雀斑

但仍無損我令人臣服的耀眼

註:這篇出版後沒放。我是想把黑斑龍膽擬人化成一個孤單要驕傲的公主病患者:P 是不是有點我的影子在裡面啊?

------


少女的祈禱 欖李

仰望天空的白衣少女

如六月細雪細碎低喃

祈禱 彈塗魚與招潮蟹 生活無虞

祈禱 雁鴨與琵鷺 旅途平安

祈禱 氤氳的水氣 帶著祝福一起上升

再降回滋養眾生的家園

註:欖李是紅樹林的植物。寫他的時候,我已經文思枯竭,看什麼都沒感覺了。後來因為應欽的文字寫說,欖李的花都是朝天上開,像是在跟老天爺說話一樣。我才想到少女的祈禱這個形象。

-------

美人心聲 豔紅鹿子百合


外表,

是不能承受之重。

別帶我走!

因為,攫住你目光的

不是我的美,

而是承載著我的綠地與藍天。

註:這麼美又瀕臨絕種的花,我沒想到我竟然很無感….就只好從他瀕臨絕種的原因下手了

------

忠誠的原因 水芫花

沒人告訴我,

為何堅守在臨海的第一線。

風夾著鹽與沙刮著我的臉,

根與石交纏出身不由己的忠誠。

任憑海水澆打吧!

反正我是那兒也不去了。


註:很多號稱愛故鄉所以不願意到外地念書發展的人,其實都像是水芫花一樣。不是選擇不走,而是跟周遭的人事糾纏的太緊密,走不了了。這種身不由己的忠誠,不值得拿來說嘴,更不應該拿來批判那些放得下、走得開的人。

歐巴桑的熱情 石板菜

不請自來的歐巴桑

見縫插針的小嘴兒

嘰嘰喳喳 嘰嘰喳喳

漫了一地

菜市場般高分貝的金黃

註:這篇的文字好像書裡也沒出版。我猜編輯不喜歡可愛風

----


情竇初開 尖舌草

終於,盼到了的這天。

我輕吐舌尖,

想一嚐人世情愛的甜美。

而那半闔半開的,

是我

易碎怕疼的琉璃般的心。

:又是一個無感的花。如果從花名下手,就代表我真的沒靈感了

-------

講古 昆欄樹

霧裡雲葉,

訴說著千萬年奇蹟身世。

前世的軀幹化做今日的容顏,

肉身包裹著不願風化的記憶。

驀然回首,

還以為,

一切都已淡然。

:昆欄樹又叫「雲葉」,有名的地方在他雖然長得像闊葉樹,但身體裡面還是有針葉樹的管胞,所以才說有「前世的軀幹和今日的容顏」。是不是有很多這樣外表不老但內心很滄桑的老人呢?

-------


最後一搏 夏枯草

如果命運

要我錯過最繽紛的季節,

那就容我

奮力築起遍地藍紫的寶塔,

鎮鎖住

你即將飄走的目光。


註:我要抗議一下,寫這樣形式的文字,其實需要好幾天的醞釀。寫這篇的時候,我正在往天母騎機車看中醫的路上,一路腦袋都在轉。突然想到了幾個字,緊急剎車停在大度路上把點子寫下來。結果,這樣日思夜想,竟然是一個字兩塊的代價@@

----

夢想家 東方肉穗野牡丹

人們遠道而來山裡看我,

我卻想出走。

東方的靈魂轉動西方的風車,

吹擾著想遠颺的心。

也許,

我終究不是冒險家,

但我的名字阻止不了我編織遠方的夢。

:又是一個沒靈感,只好從名稱出發的植物。很想離家出走的植物跟我一樣….

------

半邊信物 草海桐

從前

我提起花邊裙襬

繞著你迴旋輕舞。

你離開後,

我執著半邊信物,

數著潮起潮落,

等你下一次出現。

:這也是海濱植物,花只有半邊花瓣。看文字就知道我有多痛恨遠距……

----

五梨跤

私心求你不要長大

老天

請原諒我

這雙捨不得放開孩子的媽媽的手

:這是種胎生的植物。幼苗會掛在樹上,直到母樹撐不住才掉在土裡。我有點擔心,這些文字我不解釋,大家會知道那個前言在寫什麼鬼嗎?

------

文殊蘭

雨啊,請不要停

好讓我倆共躲破傘下的美夢

可以永遠不醒


高山藤繡球

別只在我身邊飛舞。

我拋下的繡球,

你敢不敢接?

:應該很多女人都想跟男人講這樣的話吧!

-----

印度鞭藤

省去了蠱惑的咒語

用不著勾人的笛聲

卻令我甘心隨你起舞

你是第一流的弄蛇人

----

狹瓣八仙花

裝闊,才能招蜂引蝶

在人與植物的世界

都是不變的真理

: 為了吸引蝴蝶的假花瓣。植物也是很奸詐的。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歧視

最近去面試一間雜誌社,結果沒上。
原因一籮筐,不過不是重點。
反正這就跟找老公一樣,愛上了管他劈腿長菜花都愛,
不愛的話,什麼太體貼太上進都變成障礙了:p

一位我很感恩的貴人,今天告訴我,
我號稱有近十年的媒體經驗是灌水,
因為實際上全職工作的時間大概只有一半。
如此一來,我就從「資深」落的不資深了。

(P.S.如果前輩看到的話,我還是很感謝你的幫忙。
純粹就找工作經驗抒發感想。)

我想了想,如果全職工作才算經驗,
那李安沒經驗、張愛玲也沒經驗、怪醫黑傑克也沒經驗...
經驗是看有沒有勞保給付,還是看有沒有門禁卡?
全職又比特約多了哪些與實力有關的經驗呢?
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經驗?
還是偷辦公室影印紙回家的經驗?
這些是公司在乎的經驗嗎?
如果不是,那是否全職又如何?

我確實不了解,
為什麼我作品都放在眼前給大家看了,
還要在乎學歷、資歷。
為什麼不直接看我的作品來評斷我?
對於一個生了八個小孩的女人,難道還要嫌她屁股小不會生嗎?

所謂的歧視,wiki說:
是針對特定族群的成員,僅僅由於其身份或歸類,而非個人品質,給予不同的對待。

我是從一個很重視成績的家族中長大的小孩,
我老媽說我舅舅罵過她:小孩又不笨,怎麼會教到跑去念五專。
我的表哥表姊是哈佛普林斯頓的
而我在最冷門五專的最冷門的森林科。

接下來的路你們也知道了。
本來我爸媽叫我弟弟妹妹不要學我,
直到我上了政大,
我阿姨突然叫我表弟表妹要好好學我了@@

我有變嗎?沒有!
不論是五專還是常春藤,我還是我。
大家的差別待遇沒有讓我爽到,
反而證實了這個社會有多令人失望。

不是要批鬥我家人,而是我突然意識到,
這樣的無聊階級和愚蠢比較無所不在,
在家裡是,出社會也是,
在台灣是,在美國也是,
我已經不知道要躲到哪了。

白人歧視黑人 鄉民歧視洋人
全職歧視特約 特約再來嘲笑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
文科罵理科宅 理科罵文科打嘴砲
碩士瞧不起學士 公立瞧不起私立
三十歲的取笑四十歲 二十歲的再來嫌三十歲

什麼都要貼標籤,什麼都要分階級。
大家從這樣歧視成一團的遊戲中,到底得到什麼滿足呢?
拉遠一點看,不過就是螞蟻和跳蚤在比身高而已。
又有幾個人能對歷史有巨大變革?

如果有意識到這種比較有多愚蠢的話,請停止吧!
我們都有這種不舒服的經歷,不要再把這樣的痛苦加在別人身上了。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非關科學】生活中的軟性電子

繼最無聊的機器人主題後,又來一篇更無聊的軟性電子,
只是不放上來,最近也沒什麼新文章好post了。

這次真的很感謝成大微奈米中心的林主任和謝博士、吳博士,
又親切又熱心。

也要感謝素未謀面的Qualcomm劉純娟小姐,上班下班都一直被我煩插畫的事,真的太謝謝你了,記得找我請你喝咖啡:)

也謝謝我表姊阿君姊姊,邊抱著小孩餵奶還要邊跟我分析軟性基本的優缺點之類的,後來小娃娃還尿在她身上…

謝謝哲榮、邱哥、插畫家超級辛苦的把我自己都搞不懂得插畫弄出來了。

每次都在想,我們花了幾個月上山下海做出來的東西,
大家花了幾秒就翻完了呢?
剩最後一篇就結束實驗傳奇系列了,讀者有記得什麼嗎?
我又留下了什麼呢?

好多人都說這系列很難、很無趣,叫我blog上多寫一點對生活的碎碎念。
我其實一直在努力把科學寫的跟那些風花雪月的事一樣有趣,
希望大家也能給點機會去讀讀看我的努力,
說不定科學沒有想的那麼恐怖。

這次是採訪、寫稿都最痛苦的一期。訪了快二十個人,結果一個故事都沒有。想到這期就好累…連心得都懶得打了。還是去睡覺好了…


欄目:實驗傳奇
大標:柔軟勝剛強
小標:生活中的軟性電子

撰文/林韋萱(經典雜誌特約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攝影)

我把自己包成卡通「南方公園」裡「阿尼」的模樣,跟著成功大學助理研究教授謝伯宗來參觀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的無塵室。

機台上放著綠色包裝的椰香口味「乖乖」,綠色是機器正常運作的燈號,而乖乖就是要機器乖乖的別鬧彆扭。每年中元普渡,這些研究人員就會拿拜過的乖乖鎮住機器。謝伯宗說,有一年,一個嘴饞的傢伙把乖乖吃了,後來機台壞了兩個月。

謝伯宗研究的是「軟性能源材料」,屬於這次主題──軟性電子(Flexible electronics)的一環。軟性能源材料有不少研發、製作的部分就是在無塵室中進行的。

軟性電子嚴格說來不能算是一個科技領域,而是一種創新概念。如果看到了電子元件號稱「軟性」、「可撓」、「薄膜」,大概都與軟性電子相關。

軟性電子簡單來說,就是把過去硬的電子元件變成軟的。如果應用於顯示器上,未來你的電腦螢幕就可以捲起來帶著走;用在電燈上,就可以把燈當成壁紙貼在家裡當裝潢;如果衣服上有軟性電子的概念,也許在寒冷的冬天就會自動加熱;電子皮膚則可以附著在機器人手上,讓代勞取物的機器人東西拿的更穩。 軟性電子的應用,已漸漸在生活中見到蹤跡。

●軟性電子現身花博
如果有機會去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夢想館,可以試著找找看音樂從哪發出來的。這是工研院電光所的研發技術之一──「紙喇叭」,因為如紙一般輕薄、可裁切。所以做成像是花、葉的形狀,藏身在夢想館裡。不過,你可能要把頭抬高一點才找得到,因為工研院擔心遊客會將這些美麗的機械花葉帶回家作紀念,所以裝設的時候位置放得比較高。

工研院電光所奈米電子技術組經理劉昌和說,原本想把軟性電子的概念拿來製作卡片,但考慮到軟性電子的最大特色就是大面積,所以改為研發這款以紙和金屬電極為材質的紙喇叭。原理是把兩張紙上鍍上金屬當作電極,中間夾了層帶電薄膜。當金屬電極一通電,薄膜就會開始前後震動發出聲音。

軟性顯示器、紙喇叭、電子皮膚、軟性照明、軟性能源……上述每一種軟性電子的應用都是完全不同的學問。其中,只有一件事情共通,那就是不管要做成什麼,都需要軟性的「基板」。

基板就像是三明治外層的吐司片,你可以裡面夾生菜、夾蛋或放上任何你愛的食物,做成不同口味的三明治。但是,不論什麼口味都需要吐司片來承載這些配料。工程師所說的「基板」,就是承載內容的吐司片。上面可以放電路成為電路板,或是形成三色濾光膜應用在彩色螢幕上。

過去的基板十之八九都是玻璃或是矽基板。以矽為基板生產半導體晶片的矽谷
也因此得名。玻璃和矽基板性質堅硬、穩定,但是一摔一撞就碎了,而且又重又硬不好攜帶和應用。於是,使用金屬以及塑膠做成的軟性基板就應運而生。

工研院電光所軟性電子系統組的蔡金津博士說,軟性電子的出現,除了代表更人性更便利的應用;也因為它的軟薄特性,得以讓它像印報紙一樣,可以一卷一卷(roll to roll)用滾輪把想要的材料印製上去。如果是傳統的玻璃基板,因為材質堅硬、面積固定,不可能把它捲起來印製,所以必須在真空環境中把材料鍍上去。

抽真空的成本高、速度慢,而且容器的大小固定,沒辦法讓你想放多大的基板進去都隨心所欲。軟性基板克服了這點,但接下來還有更多的挑戰要面對,以材料的特質來說,塑膠耐不了高溫,水和氧氣的滲入也會造成破壞,必須塗布阻氧阻水的阻隔層。以成品來說,可彎曲的程度、次數是不是足以符合消費者的標準,而不是多捲幾次軟螢幕就變得皺巴巴的。

以製程來說,軟性基板的問題更複雜,因為印製的過程類似噴墨印表機。先把我們要的材料(溶質)溶在有機溶液中(溶劑),精準地噴到我們要的位置,然後再把不要的溶劑讓它揮發掉,留下我們要的溶質附著在基板上。但是,就像蓋章一樣,你要抓多少印泥壓到紙上,希望紙上能殘留多少,而且還要印到數十奈米的精準度,這都牽扯到複雜的表面化學。「光講這個就一篇博士論文了。」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奕君說。

●電子紙在台灣
在台灣,軟性電子發展最火紅的領域,就屬軟性顯示器和軟性能源了。軟性能源大多是指軟性電池以及軟性太陽能板。為什麼要研發軟性電池呢?如果,研究人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研發出軟的電腦螢幕或軟的手機,卻獨缺軟性電池,使得軟性螢幕還得背負硬梆梆的電池,那也是白搭。軟性電池的挑戰在於將傳統的電解液改成柔軟固態的材質,才不會有電解液外漏的問題。而軟性太陽能板則可以作為帳棚的外罩,讓露營的人在戶外也可以充電。

另一個熱門領域則為軟性顯示器,像是手機、電腦、電視螢幕,如果能做成軟性的,那將來在家打棒球都不怕電器壞掉了。其中的「電子書閱讀器」更是台灣目前發展火紅的領域。

嚴格來說,「電子書閱讀器」其實與「電子書」是兩回事。「電子書」泛指可在
電腦螢幕、手機、閱讀器上閱讀的電子檔書本內容。而閱讀器指的則是承
載「電子書」的機器,比方說Amazon的Kindle、美國最大書店Barnes & Noble出的nook,或是華碩和慈濟合作研發的「靜思電子書閱讀器」。

這些閱讀器的螢幕,看起來就跟紙一樣,不像電腦螢幕會自己發光,而是靠著自然光的反射。所以也像一般紙張一樣,關燈就看不到了。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重複使用、輕薄、省電、不傷眼,比會自己發光的液晶螢幕更適於長時間閱讀。

一本電子書閱讀器是由很多元件拼裝在一起的,前蓋、背蓋、以及使用玻璃基板
製作的電路板因為沒用上軟性電子的概念,我們就暫且不管。只要把顯示板中薄薄的「電子紙」抽出來看就好。

台灣師範大學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高文忠主任說明,電子紙技術可以分成:最上面負責顯示圖像的電泳顯示器(EPD)、負責控制電流的電晶體(TFT)和負責提供驅動電壓、軟硬體溝通、告訴顯示器要顯示什麼字樣的驅動電路系統(Driving System)。

電子紙技術中後兩者原本就是台灣的強項,獨缺電泳顯示器技術還掌握在美國手上。這幾年,台灣的元太、友達,分別併購了美國最知名的電泳顯示器公司E Ink和SiPix,等於把電子紙產業整個兒移到台灣了。

●電子怎麼排出字型
電泳顯示器中的「電泳」,顧名思義就是帶電的顯示顆粒因為附近電場的影響而游泳。比方說在帶負電的顯示顆粒附近施加正電電場,顯示顆粒就會往正電方向跑去;如果附近有負電,就會同性相斥而跑得遠遠的。所以研發電子紙的人就利用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驅動電子移動。
以電子紙大廠之一的E Ink技術來說明,它是由兩層薄膜電極中間夾著上百萬個細小透明的樹脂膠囊。膠囊中裝著透明的液態介質,裡頭有帶正電的二氧化鈦白色顆粒和帶負電的黑色碳顆粒。
當底部的電極給了正電,帶正電的白色顆粒就會同性相斥跑到膠囊上方,同時間帶負電的黑色顆粒就異性相吸到膠囊底部。因此,從上方看起來,這個膠囊就白色的;反之,看起來就會是黑色的。因此可以藉著控制電極給予正電或負電,來控制膠囊中黑白粒子的移動,而排出我們想要的字或影像。

因為膠囊中的介質濃稠,所以給予電壓後讓顆粒移動到定點,顆粒會停滯在原處不會亂跑,如此一來就算斷電後畫面還是固定的,稱之為「雙穩態」。等到要切換畫面時再施加電壓讓黑白顆粒大風吹即可。電泳顯示器因為雙穩態的特性,只有切換畫面的時候需要用到電,所以這樣的閱讀器就算不充電也可以連續使用兩個禮拜以上。

相對於E Ink的微膠囊技術,最大對手SiPix使用「微杯」技術。原理差不了多少,只是膠囊換成了一堆極小的杯子,稱作微杯。微杯裡面裝著黑色的液體,液體中懸浮著白色的二氧化鈦顆粒。只要控制電壓,讓白色顆粒往上,看起來就是白色;如果白色顆粒往下沈,看到的就是黑色液體所呈現出的黑色。

近年來黑白兩色的電泳顯示器技術已逐漸成熟,但高文忠回憶,幾年前剛進入這領域時,拿到的
電泳顯示材料,需要很高的電壓才能驅動、顯示的顏色也綠綠髒髒的。甚至畫面不是雙穩態,畫面顯示結束後,上面的字體圖案沒多久慢慢就會消失不見了(對閱讀速度慢的人來說壓力會很大)。另外,如果不用很高的電壓,很難驅動該顯示器,外加成本高、技術也複雜。

●全彩、快速是電子紙的下一步
時至今日,電泳顯示器還有缺點。第一,無法顯示全彩。曾經有人試著加裝三色濾光片,但顏色汙濁並不美觀。另一個缺點就是電子紙反應很慢,一秒鐘只能換一、兩頁,當然沒辦法看影片、動畫。而且如果氣溫一低,介質變得濃稠,帶電顯示顆粒游動速度更慢,畫面切換速度也更慢。
為了克服氣溫帶來的影響,華碩電腦易平板事業處資深經理戴佩勇說明,電子閱讀器中的溫度感測裝置可以讓閱讀器調整電壓。當溫度低,施加的電壓大一點,就可以讓顯示顆粒跑得快一點,以維持固定的切換速度。

然而,因為電泳顯示器先天的限制,電子泡在濃稠介質中要游來游去當然會花點時間。就像過去幾年的國慶日活動,有用人體排出「國運昌隆」等字樣。如果要這些人泡在水裡排字,肯定反應會慢很多。

因此,台達電及輪胎公司普利司通就想到了,何必要把啦啦隊泡在水裡排字,把他們撈出來在空氣中排字,速度應該會快很多!

於是,他們研發了快速反應液態粉狀顯示器(QR –LPD),就是把微杯中間的介質是換成空氣來取代原本的液體,如此將可以大大提高顯示器的反應速率。以空氣當介質還有一個好處,傳統電泳式顯示器的反應速度會因為氣溫改變,溫度一低,介質會變得濃稠,一變濃稠,顯示顆粒要跑到位就更吃力了。但是QR –LPD以空氣為介質,空氣對溫度變化的敏感度比液體來得低,所以QR-LPD的面版在攝氏零下二十度還是可以工作的。

如果誰還有閒情逸致在零下七十度的地方看電子書,可以考慮高通科技即將上市的Mirasol電子書閱讀器。

Mirasol雖然一樣是反射式電子紙,但最好的是,它是全彩而且適合播放動畫的。它已經不是用過去黑白顯示顆粒跑來跑去的傳統,而使用「干涉測量調節」來反射出各種顏色。

首先,每個像素可以區分為九個(依製程不同而有不同的數目)小像素(sub-pixel),小像素的底部是反射膜,上面是玻璃基板,中間夾著固定距離的空間(空氣層)。當加上電壓開始控制驅動電路,玻璃基板和反射膜就會緊貼,而無法反射任何光線。當沒有電壓的時候,玻璃基板和反射膜是分開的;光線進入後,會根據空氣層的高度,反射出不同的顏色。

空氣層的高度有三種,分別負責紅、綠、藍三種原色的反射。間距最大的,反射波長最長的紅光;其次為綠光;間距最小的,反射波長最短的藍光。不同的光線反射到我們的眼睛後共同作用,就會給我們全彩的感受。舉例來說,如果對負責反射藍光的小像素施加電壓,該小像素就會不反射藍光。整個大像素由紅光和綠光組成,而我們看到的就是黃色。

由於這樣的反射科技,類似孔雀閃閃發亮的羽毛,也像是蝴蝶翅膀在陽光下隱隱發光,加上Mirasol每秒可以跑十五張以上的影像,所以得以播訪影片。這樣的產品令人期待萬分。只可惜Mirasol從幾年前說要上市,到今天還不見影子,而且大家最關心的價格也還沒公布,就像是看著一個大正妹在面前晃來晃去,卻不知道是否單身一樣令人難耐。

電子紙的科技不斷在突破。但是,技術歸技術,市場歸市場。選擇電子書的時候,很少人會在乎電子紙究竟是使用微杯還是膠囊技術。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因素,還牽涉到附加功能是否實用(能否上網、有無觸控手寫功能等等)、數位內容充不充足(頁面切換速度飛快,卻沒幾本書可看的話,應該也沒人要買)、價格等等。另外,現在人閱讀習慣改變,尤其年輕人大多只有在應徵工作和相親時會號稱自己愛讀書,大部分的人僅在網路上瀏覽資料,坐下來靜靜看書的時間其實很有限。

即使閱讀習慣改變會影響電子書閱讀器被接受的程度,但軟性電子的其他應用卻仍然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從顯示科技、居家照護、軍事航空等,軟性電子的概念,已經柔軟綿長地滲透到生活中了。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非關科學】機器人還要走多久?

這一篇應該是最無聊的一篇了吧!
不過還是厚者臉皮貼上來,
反正不管我覺得寫的好不好也沒人願意看(鬧彆扭中…)

照例要感謝所有的老師同學,
尤其是謝銘原老師很熱心的幫我修改還教我怎麼回家。
也謝謝北台灣科大的的機器人博物館,
很不好意思沒有放你們照片。也謝謝你們幫忙。

這期最開心的是楊谷洋教授好帥人好好喔!
採訪那天穿運動短褲咧!(羞…)
而且還說我很聰明有概念等等,真是個好老師啊!害我很想去跟著他唸博班。

希望明天訪工研院也會遇到帥哥:p

------


大標:機器人還要走多久?
副標:從實驗室到客廳

撰文/林韋萱(經典雜誌特約撰述)
攝影/陳弘岱(經典雜誌攝影)

幾年以後,一個人的生活或許沒那麼糟。

也許當你下班回家,就可以癱倒在床上讓機器人幫你按摩,自動化廚房也按照設定好的時程及菜單,煮了一桌熱騰騰的飯菜;這時候伴侶機器人可以陪你談天說地,甚至無條件捧你每個無聊笑話的場;更好的是,在這麼冷的冬天,你可以不用爬出棉被就有機器代理人幫你進公司開會、幫你被老闆訓話......。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因為人怕髒、怕死、怕無聊,所以有可以取代人類做3D工作(Dirty骯髒, Dangerous危險, Dull無聊)的工業、探勘和軍事機器人;因為我們怕孤單、怕沒人照顧終老,所以研發可以陪伴及照顧我們的居家照護和伴侶機器人。

五十年前,美國的「機器人之父」恩格柏格(Joseph F. Engelberger)與德沃爾(George Devol)開發出第一個產業機器人,接著被日本汽車產業充分運用在生產線上。如今,由科幻作品及2005年日本愛知縣博覽會引領的機器人風潮,讓機器人從工廠走入人們日常生活中。這些能夠與入共同生活、具有感測外界環境能力、並適當反應的機器人,我們稱它們為「智慧型機器人」。

智慧型機器人所需要的關鍵技術非常廣泛,像是驅動機器人活動的馬達、給予機器人感官知覺的影像和語音處理技術、相當於機器人大腦的智慧運算系統,以及讓機器人可以自由走動的導航與環境感知避障技術,當然還要有人進行機構及系統的整合設計,才能給機器人一個身體……。

小標:實驗室巡禮
Google「機器人、台灣之光」會發現總共有一百三十萬筆。新聞媒體一天到晚報導台灣哪些研發團隊奪得機器人競賽大獎、或是台灣又研發了具有特殊功能的機器人。但是,脫下這些新聞稿製造的形象,台灣的機器人領域發展到了什麼高度?未來的方向又該何去何從?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機器人發展組張乃文統計從民國九十年到九十七年,全台灣發表過與機器人相關報告的教授,竟然高達約一百六十位,足見學術界對機器人研究的熱忱。

像是由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羅仁權教授帶領的智慧型機器人暨自動化實驗室,就處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機器人:粉紅色的Monica白天是接待員,晚上則兼差當保全;身材壯碩的「戰士」則是羅仁權在中正大學任教時開發出來的,具有保全和遠距醫療功能;可以用手機遙控、個頭很小的RenQ,則可以跟在小孩屁股後走動、陪他們玩遊戲。

台大研發成果中最令人感到興奮的機器人則是,如果有機會量產絕對會掀起風潮的按摩機器人。這個只有上半身、裝設在床上的機器人,與傳統的按摩椅相較,其最大特點就是可以躺著趴著享受、還可以按摩正面。按摩機器人不使用CCD攝影機,以免有照片外洩的疑慮,它擅長用是敏銳的觸覺來感應人的身體結構和肌肉壓力。

成功大學電機系李祖聖教授的團隊,最近差點上了當紅的綜藝節目,就是因為該團隊在2010 FIRA 機器人世界盃中勇奪最多獎項。這間實驗室的另一個主角,就是智慧型機器手臂「阿機師」,雖然外觀只是一隻手臂,卻也具備聲音、影像辨識等功能,還會跳舞、抓球、舉重、揮毫等。

小標:高齡社會推動機器人時代
交通大學電機系宋開泰教授的智慧型系統控制整合實驗室也是研發保全機器人的重鎮。這實驗室有個又大又圓頭部的「阿伯(UP. Bot)」鎮守,阿伯配有攝影機和SIM卡,一有風吹草動就可以撥打相關人員的手機號碼,並且立即傳輸影像畫面。
交大的另一個居家看護機器人RoLA(Robot of Living Aid),則可以確保家裡銀髮族的安全。只要透過銀髮族身上配戴的三軸加速規,偵測到摔倒時,RoLA會鈴聲大作,並立即透過網路定位巡航到銀髮族的身邊,將即時畫面傳送至遠端,讓醫生、家人或相關人員可以透過即時視訊判斷是不是真的摔倒受傷,再做出因應。
同樣因應高齡社會,交通大學電機系楊谷洋教授團隊,就不侷限人形限制,研發輔助行走的行動輔助機器人「i-go」。這個必須被人推著走才會動的「被動式」機器人,每個把手上有十四個壓力感測器,可以透過感測使用者雙手手掌施力的分佈情形,來判斷使用者想往那邊走的意圖。知道使用者的方向後,i-go會順應使用者意圖給予重力補償、引導或煞車及省力的運動輔助。例如在上下坡時,因為i-go的重力補償,讓使用者不會一路滑下去。
往技術門檻較高的醫療機器人發展也是一種趨勢,像是由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郭重顯教授帶領的醫療機器人實驗室,就研發縮小開刀傷口的手術機器人、電子義肢。最近也連同包括醫學、建築等不同背景的團隊,製作出協助下半身障礙者的智慧型輪椅。

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林其禹教授團隊也創建了全球第一台與真人等高的仿真人臉、雙足人型機器人Janet,他們還打算開發多個這樣的機器人,組成機器人劇團。

小標:感官世界
很多人看到機器人有個頭,就直覺反應裡面應有眼睛耳朵嘴巴等功能。其實,機器人的感官功能需裝置及整合各種系統才能達成。

比方說,CCD攝影機像是機器人的眼睛,可以感應物件的顏色、特徵、位置,來辨識或追蹤物件或人;麥克風陣列就像機器人的耳朵,接收到聲波轉換成電壓來進行語音或語意辨識。機器人可以透過全球或室內定位系統知道自己的位置;雷射測距或超音波測距讓機器人可避開障礙物;觸覺感應器可以讓機器人對擁抱、撫摸有反應……。

當然,用這些系統和程式設計出來的感官,目前仍無法和生物的感覺神經系統媲美。比方說當前的語音辨識系統,在安靜的環境可以辨識百分之九十的單字,但是在吵雜的環境下,辨識成功率就會降到百分之五十。而這還只是「單字」的辨識而已。如果在台灣這種多語言的環境,你跟機器人說一句「挖嘜七seven-eleven買思樂冰(我要去7-11買思樂冰)」,你的機器人可能就要當機了。

想讓機器人的肢體動作和真人一樣流暢也是一大挑戰。就連機器人界的運動健將Asimo也曾在表演中從樓梯上滾下來,嚇的一群工程師衝上台,趕緊用屏風遮著維修。如果有機會看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足球賽),就有機會看到機器人摔成一團,或傻愣愣看著球從身旁穿越進入球門。雖然,現有的兩足機器人走起路來還像小嬰孩包尿布。但是RoboCup聯盟很有信心的認為,到2050年,機器人已經可以和真人比賽足球,而且贏定了!

而要讓機器人呈現擬真表情也很不容易,南台科技大學機器人中心主任謝銘原團隊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開發可呈現擬真表情的互動玩偶機器人。後來發現最難控制的是嘴部表情,因為玩偶的嘴動起來一點都不真。而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SD)開發的愛因斯坦機器人,臉部表層覆蓋著一種近似人類皮膚的橡膠材質,並裝置了三十六個馬達來拉動臉部肌肉,因此可以做出各種精細的表情。

幾經努力後,有的科學家就發現,靠這些電路設計無法達到類似人類完美的感官能力。如果連感官都沒辦法和人類一樣,更不用說擁有類似人類的智慧了。也因此從生物技術複製人類的倫理課題,才會每每在機器人領域上也參了一腳。

小標:等一個天才
除了人工智慧的瓶頸外,智慧型機器人的技術在實驗室已經初步實現了。雖然不盡完美:可能你花大錢買的保全機器人,卻怎麼樣都跑不過小偷;可能你請它幫你播放昊恩家家的「不自由」,結果語音辨識不精準,而播放成澎恰恰的「種瓠仔生菜瓜」。但比起技術上的無法完美,更大的問題在於無法商品化。

現在來做個調查,你願意用多少錢買一台萬能的機器人,可以幫你燒飯做菜開車、打掃家裡?告訴你,即時你有十五萬美金(相當於五百萬台幣),也只能租到Asimo一天。如果有這麼珍貴的機會,你希望Asimo能幫你做什麼?

穴道按摩?太強人所難了。倒水打掃嗎?十五萬美元都可以請好幾個林志玲來幫你倒茶水了。踢足球?以Asimo要偵測球體、運算反應的速度,跟家裡老狗踢還比較有趣一點。仔細想想,你會發現生活中,其實找不到非要機器人的理由。

講起機器人未來的應用,每個人都可以講的天花亂墜、無邊無際。但是,交大楊谷洋教授引用了資訊工業界的老話:「什麼是機器人的Killer application?
(什麼是機器人最了不起的應用)?」冰箱可以防止食物腐壞、汽車可以幫你快速移動,那機器人呢?

如果答不出來?那這個東西的銷路可能會是問題。但令人好奇的是,在答案揭曉前,大家究竟在忙什麼?南台科大謝銘原主任說:「大家在等一個天才的出現!」在等一個革命性的想法,和一條清晰的方向。

小標:產學研必須大串連
也許在現今包山包海的廣大研究範圍下,會有特定的領域,尤其是攸關性命的探勘、戰爭及太空探索上,機器人會被廣泛應用。但是,多功能的居家服務機器人,商品化之路恐怕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其實,正因為機器人產業發展及市場需求仍不明確,研究團隊才有天馬行空拼創意的空間。這樣的創意漫遊,也許尚未聚焦但卻充滿希望及樂趣。

不過,學者也憂心因為全台灣有非常多團隊都曾涉足機器人領域,造成資源分散。成大學李祖聖教授認為,機器人領域的經費規劃要從「計劃性經濟」和「民生經濟」雙管齊下。都是計畫經濟,那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就會被排除其外,若都是民生經濟,則會缺乏突破性的發展。

台灣大學羅仁權教授也表示,台灣太多單位做的研究都重複了,非常浪費資源。在政府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一定要規劃分工。比方說研究型大學,就盡量發展攻擊性、原創性專利以及核心技術。科技大學和技職體系可以成為業界和學界的橋樑。而業界就負責評估市場需求、整合各項技術、降低成本。

過去台灣的機器人領域,學界、業界一直是各走各的路。近年來因為台灣機器人學會、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及幾個法人研究單位的努力,台灣的產、學、研單位才逐漸開始密切的溝通合作、整合各單位專長。

小標:業界的疑慮
而業界最擔心的也不是技術,而是消費者能接受機器人的程度。以通訊起家的華寶通訊,新技術開發部副處長黃國聰認為,機器人「做不做的到」不是最大的問題,「能不能接受」才是重點。如果叫機器人花十分鐘拿杯水,的確是達到「拿水」的目標,但是消費者能接受嗎?或是機器人不小心碰撞到了人體,人們會以對自己人一樣的寬容來原諒機器人嗎?

南台科大謝銘原主任也以保全機器人為例,萬一配戴武器的保全機器人傷錯人了,誰該負責?是主人、賣方、還是設計者要負責?抑或是受害者要自認倒楣?在無法釐清責任歸屬前,業界當然不敢輕舉妄動。

這問題也會擴張到人類對機器人的害怕和敵視,尤其在西方社會更加明顯。歐美因為受到宗教影響,認為只有上帝能造人,因此對人形機器人,尤其是具備五官的擬真機器人更是排斥。加上十九、二十世紀,工業化造成大量人口失業的歷史背景,讓歐美社會視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為威脅。大量的早期電影像是「2001:太空漫遊」「大都會」,以及幾年前才出版的《機器人咬人:專家教你戰勝機器人的保命技巧》書籍都反應了這樣的恐懼。

以當今的技術來說,擔心機器人叛變有點多慮了。機器人沒有意識,既然沒有意識,就不會叛變。交通大學楊谷洋教授覺得,現在的確面對到機器人的倫理問題,但要規範的對象不是機器人,而是設計者和使用者。機器人只是工具,用在對或錯的地方則是我們的責任。

機器人要從實驗室走到人們的生活中,還要通過消費者、產、官、學的層層考量。若缺乏串連、溝通,機器人就只能永遠待在實驗室和科幻電影中,而讓「家家都有機器人」的夢想,越來越漫長。


BOX:

大標:創造屬於台灣的機器人

每個社會的文化特色,可以從機器人的發展看出些端倪。

比如說特別重視人民福祉的歐洲社會,為了因應高齡社會,發展出各種居家照護、醫療用途機器人。同時,各地區也都有各具特色的機器人,像是瑞典有個小兒痲痺患者發明了可以協助餵食的機械手臂、義大利有真實版的「瓦力」,可以上街收拾垃圾並且監測空氣品質……。

美國的機器人發展則著重在軍事太空,已經有多種機器人士兵逐步被開發並且取代真人。預計2015年有三分之一的陸軍會機器人化。像是名叫「大狗」(Big Dog)的四足機器人,就比坦克車更適應崎嶇不平的地形,還可以運送上百公斤的彈藥和補給品;偵察機器人則能配有機翼與足,可以上天下地;芝加哥大學和iRobot公司合作的「化學機器人」(ChemBot),外型就是一團濕軟的物體,可以感測環境而改變形狀,東鑽西爬不成問題,未來可以應用在軍事偵查和救災上。

反觀憲法禁止發起戰爭的日本,就致力於發展因應高齡社會的居家照護機器人。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工作人口逐漸無法負擔照護銀髮族的工作,因此對居家照護的需求提高。但是,日本社會很重視種族純淨,對於外籍看護的態度並不開放,加上重視尊嚴、不願在人前失態,所以看護機器人將是發展重點。同時,銀髮族的心靈照護也不能缺少,因此可愛的機器寵物,像是對於聲音、觸摸、光線都有反應的Sony的愛寶狗和雪白毛茸茸的Paro小海豹也隨之開發出來。

另外受到1950年代「原子小金剛」的影響,不少工程師因此投入機器人領域,連帶讓日本的人形與擬真機器人也聞名全球。像是有廣大粉絲的本田汽車Asimo、豐田汽車會拉小提琴的機器人。大阪大學的石黑浩教授,也製作了和自己如出一轍的擬真機器人,還有另一個擬真的女機器人,前陣子也客串百貨公司客服人員招呼客人。

而企圖心很強的韓國,力求在2013年可以成為全球製造機器人的前三大國。韓國最有名的機器人,就屬與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合作開發,模仿愛因斯坦臉部表情的Hubo機器人,第二代的Hubo甚至還可以跑跳和打太極拳。

比起上述國家,台灣的機器人文化則顯得比較保守。從1968年漫畫家劉興欽的作品《機器人》就可以看得出來,劉興欽筆下的「劉型機器人」不用對抗什麼邪惡博士、也不用拯救地球,而是老老實實的幫忙種田割草、抓小偷強盜等等。劉型機器人相當人性化,甚至會怕胖想減肥、也有筋骨酸痛的問題。

而現今台灣的機器人發展,則大多跟在其他國家腳步之後,東做一點西摸一點。雖然主力在居家照護、教育娛樂機器人,但卻沒有做出特色和口碑。對此,台灣大學羅仁權教授認為,將中華文化融入機器人中也許是一個賣點,比方說會穴道按摩的機器人、會功夫的機器人,說不定會是擦亮台灣機器人招牌的一條路。